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PG电子入口骑行正在成为新顶流
工作日晚上7点半,强尼戴好头盔、穿上紧身骑行服、套上骑行手套,扛着新买的公路自行车从5楼来到楼下,他和骑友的“速度与激情”又要开始上演了。
自打去年入坑Cityride以来,他已经累计骑行了5000多公里,每周都会骑行两三次,一次的距离少则三四十公里,多则七八十公里。强尼感慨,在上海生活了半个世纪,才发现大上海居然有那么多适合骑行的地方。用绿色骑行的方式去感触一座城市的脉搏别有洞天。
身高1米8的他,在骑行之前和许多中年人一样,体弱虚胖、失眠多梦、身体时常莫名疼痛,为了骑行,他开始改变作息时间,以前他基本都是一两点才睡觉,现在十点一定上床。规律的生活,再加上适度的骑行运动,让他一年时间瘦掉了二十斤,身上那些莫名其妙的疼痛也消失了,人也显得年轻而充满活力。
骑行群里的年轻人纷纷说,这个50岁的大叔真厉害,爬坡骑行比年轻人还快。毕竟,一时兴起玩骑行的人不少,但能够持之以恒的并不多。骑行群里的迈克说,骑行正在成为年轻人新的社交方式,他之所以爱上骑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强尼这位大叔就是他在路上刷圈的时候“捡”进群里的,没想到年龄相差二十岁的两人成为了彼此的资深骑伴。
“骑车的人越来越多,骑的车越来越高级,骑行的装备越来越酷炫,很多人并不是真正热爱这项运动,而只是想着显摆。有的骑行群一进去就要晾装备、晒骑行距离、破风成绩,还莫名形成各种鄙视链,我们这个上百人的群就很纯粹,从15岁的高中生到50岁的大叔,不比拼装备,不一味强调骑行速度,而是将骑行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下去。相同的三观,让我们越骑越健康,越骑越快乐,越骑越持久。”
根据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的数据,目前全国的骑行爱好者大约有600万人,超1亿人经常性骑行。2023年,全国自行车年度骑行总里程超1100亿公里,相当于每个人都完成了8次10公里骑行。cityride风头已经超越citywalk,成为户外热门运动TOP1。
自行车作为中国人最熟悉的交通工具,PG电子平台从没像今天这样受到热捧。在“Citywalk”爆火之后,“Cityride”取而代之,成为更受欢迎的时尚潮流运动和生活休闲方式。
在某强调生活方式的App里输入“骑行”,大约有280万+笔记,“骑行路线”“骑行装备”“骑行穿搭”“骑行减肥”等相关的词条、笔记篇数也都在10万+,与自行车联结较多的高频关键词有“治愈”“解压”“交友”“健康”“减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堵得心慌的开车,放弃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地铁,回归骑自行车来满足通勤需求,进而开始将骑行作为一种运动,一种社交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各类需求。
1992年出生的迈克在上海市中心的一家医院上班。堵车让他把骑车当成日常通勤方式。每天下班后,他会踩着单车沿苏州河回家。10公里的距离,骑车需要40分钟,经过20个红绿灯,这40分钟是专属他的“放空时间”。“刚开始确实不太容易,我要克服内心的倦怠,每天都要跟自己说‘别放弃’。”随着路况、体能等的适应,他开始逐渐享受骑车时放空的状态,“这段时间里,我什么都不想,专注骑车,那些负能量随着机械化的踩踏动作一点一点被‘蹬掉’了”。
直到有一天,一位骑着公路自行车的骑手从他身边呼啸而过,被“拉爆”的感觉一下激起了迈克的胜负欲,他跑到迪卡侬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公路自行车。从此,骑行使迈克对下班充满了期待,他解锁回家新路线,享受下班后和夜晚跟朋友们的骑行,“在家和公司的两点一线之外,我能在微风拂面的路途中体验不同风景。关键是骑行真的让我快瘦成一道闪电了”。
伊可是一名骑行小白,记者这个职业让她有机会每天穿梭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最近她开始骑着一辆二手的崔克山地车穿梭在每一个可以骑行抵达的采访现场。在她看来,骑行是种既适合社牛又适合社恐的运动。“首先骑行的参与门槛很低,大部分的运动,都需要有人和你配合参与,一场足球赛二十余人,半场篮球需要至少6个人,即便乒乓球也要2人才能打。记者这个职业,单打独斗惯了,似乎天然和骑行完美匹配,一人一车就可以自由驰骋。”
当然,周末约上三五好友结伴而行,骑漂亮的单车,去网红店打打卡、拍拍照,不仅可以享受骑行本身的快乐,还可以与骑友们一起相约下午茶或是骑行后的夜宵局,即使是从前互不相识的人们,都有可能因为一次骑行成为挚友。伊可说,在这种场景下,骑行更是一种社交方式。无论你是社牛还是社恐,都能在这项运动中找到乐趣。
强尼觉得骑行就是用来锻炼身体的。“我每周骑三四天,总共两三百公里。”他觉得,骑行是一项用时短、效率高的运动,“骑一小时车大概30公里,可以消耗1000多大卡,如果是跑步或者在健身房,消耗的卡路里可能要少一半”。通过一年多骑行,他明显感觉自己的腿部力量、心肺功能在慢慢提升。“骑车不会造成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运动损伤。平时如果打篮球,或者每天走很远的路,都会让我膝盖不舒服,但我骑几十公里自行车,膝盖完全没有不适。”更让他上瘾的是,长距离骑行时,“骑着骑着就可以进入到冥想状态了,松弛、自由,无忧无虑”。
强尼说,去年9月份,有一天他突然心血来潮,想骑车到儿子的学校看下。这辆平把公路自行车本来是为儿子上高中准备的,结果儿子考上了住宿制高中,平常就没有机会骑车了。“这辆自行车,是一家骑行俱乐部的老板根据儿子1.88米的身高特别定制的,分量很轻,带10级变速器,骑起来非常轻松。这次骑车去儿子学校,是我第一次骑上它出远门。从家到儿子的中学,中间会经过几座很高的桥,道路并不平坦。我拼命蹬啊蹬,感受飞一样的速度。就这样,我完成了16.8公里的骑行,耗时1小时。这个速度对我来说已经很快了。回来的时候,我放慢了速度,不是因为不想高速骑行,而是不能,腿太酸了。但就是这次经历,让我喜欢上了骑行。当然,刚开始都是休闲骑,今年才开始慢慢突破自己,骑行公里数越来越多,均速越来越快。暴汗的感觉很爽,让人觉得风里都是自由的味道。”
在开放式的浦东滨江绿道上,单程长达近24公里的自行车道,因为绿荫环绕,江景怡人,成为了自行车爱好者的“骑行圣地”。
强尼和迈克相识的时候,迈克刚刚从闲鱼上买了一辆喜德盛A350,他们每周都会相约出去骑两三次。刚开始以休闲骑为主,真正让他们产生改变的,是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的一次经历。
今年5月2日,强尼和迈克决定来个长途骑行,目的地选择青浦淀山湖。回来的路上。他们沿着沪青平公路慢悠悠地骑着。在沪青平公路过朱家角后,一位女骑手快速地从他们旁边穿了过去。这个女骑手,身体几乎趴在自行车上,两条粗壮的大腿快速地蹬踏着,频率很高。
强尼和迈克的胜负心在那一刻被激活,他们决心去追一追这位女骑手。虽然那时候他们已经骑行了六七十公里,两条腿没有来的时候那么轻便,但一说要追美女,立刻觉得腿上充满了力量。两人开始加速追上去,前面那个女骑手可能知道后面有人要追,双腿摆动得更快了,一点都没有慢下来的迹象。
有几次他们都被女骑手远远地甩到身后,根本看不到她的背影了。等他们赶到下一个红绿灯的时候,发现“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正当他们以为能追上她了,绿灯亮了,她又飞快地骑走了。
就这样,他们从朱家角一直追到百联奥特莱斯,直到再也找不到她的背影。“根据我们自行车上码表显示,我们在追的时候平均速度达到了25公里每小时,所以这个女骑手的速度肯定是超过了25,可能有28。我们在追赶这个女骑手的过程中,已经在研究怎么样才能骑得更快了。”
在改进了骑行姿势和踏频速率之后,他们开始走上追求速度的进阶之路。PG电子平台当然,进阶之路的第一步就是换更高级的车。强尼买了一辆价值8000元的新车,迈克则直接升级到了数万元的碳纤维自行车。之前,迈克骑行都很随意,直到遇上大促买了一身专业的骑行服,才发现,风阻真的减少了好多。
不过两人都一再强调,“大家想买好的自行车的心理,和买汽车是一样的,奇瑞QQ能开,特斯拉能开,法拉利也能开。虽然什么车都能骑,但肯定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价格越贵的自行车性能越好,能带来的心理满足感也更强。”对于年轻的迈克而言,一辆好车在一些场合更是一种“社交货币”,能体现自身的实力。
其实,任何一项运动,到最后可能都会“烧钱”。深入专业的骑行运动,不仅需要购买自行车、码表等骑行装备,鞋服裤袜、头盔等穿戴产品也必不可少。稍微配套一下,就几千上万甚至十几万元了。
王老骑在崇明运营着一家骑行俱乐部,不仅进行各类自行车组装、改装,还定期举办各类骑行活动。在他看来,的确有一部分骑行者的乐趣就来源于升级和改造车辆。“从国内整体自行车市场来看,高、中、低端骑行装备的价格区间比较大,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可从中低端的500—800元至高端的十几万元,骑行爱好者和车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骑行装备,理性消费。”
“高端装备主要是为竞技目的打造的,未必适合每一个骑行爱好者。在车辆选择方面,初学者和骑行经验较少的参与者前期可以选择共享单车,或者购买初级款山地自行车、小轮车、城市综合自行车;已经充分掌握骑行技巧后,再选择专业公路自行车或专业山地自行车。”王老骑建议,骑行装备量力而行即可,骑什么车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人们更应该关注骑行本身带来的快乐,而不应掉进不断提升装备的“陷阱”之中。“我的俱乐部中也有很多骑普通自行车的中老年成员,他们同样可以挑战长距离的公路骑行。”
实际上,骑行热正在席卷大江南北。“夜骑长安街”从去年“爆火”到现在,这股骑行风尚的热潮仍未褪去。骑行,这一曾被视为寻常通勤方式或悠闲周末消遣的活动,正以势不可挡之势晋升为2024年户外运动的顶流。
据中国骑行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骑行人口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近30%,骑行总里程更是翻了一番。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空气质量的不断提升,共享单车的大量出现,都给骑行提供了便利,使得骑行成为更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首选。
不仅夜骑的人越来越多,早间骑行爱好者的数量也在激增,花样繁多的“Cityride”路线被频繁标注出来。相关数据显示,骑行已成为网络曝光指数位居前三的热门运动,骑行俱乐部、线上骑行社群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年之内各级各类自行车赛事活动更是超过了5000场——30公里的绕圈赛,100公里的环赛,300公里的耐力赛,还有PBP这种1200公里的魔鬼骑行和铁人三项,总有一款适合你。
迈克和强尼在升级装备之后就迅速参加了今年5月在崇明岛举行的自行车骑游大会。骑行队伍分200公里全程和120公里半程两条线路,途经森林、村落、湿地、湖泊等不同的地形地貌,让人充分感受到了在世界级生态岛上骑行的舒适畅快。PG电子平台此后的每个周末,他们差不多都会参加各类骑行活动。
迈克坦言自己非常热衷参与各类骑行俱乐部组织的骑行活动。他说自己喜欢热闹,骑行过程中和骑友一起分享自行车改装技能、互相“破风”,共享沿途美食美景,很容易释放压力。“不过,城市道路并不是都特别适合骑行,后面就会到郊外或者外地去骑行。一般就是汽车或者大巴带着大家和自行车,来到上海的近郊或者江浙等相对空旷的区域,比如说青浦区、崇明区,有当地政府专门引导的骑行专用道、骑行绿道。200公里,差不多6个多小时就能骑完了。”从迪卡侬RC100到价值数万元的碳纤维自行车,迈克完成了骑行装备的升级换代,因为一次和电瓶车的碰撞事故,他将夜晚的户外骑行变成了骑行台练习。“虽然车子没有受太大的损失,但我觉得公路骑行已经不能提高我的水平了。骑行台的练习更加专业,对水平的提升也更快。我现在经常连线和朋友一起骑行比赛,一次次刷新自己的距离与速度,不排除接下来参加更多的比赛。”
迈克的转变,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骑行热背后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城市该如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骑行环境?又该如何提升骑行安全性,完善相关法规,保障骑行者以及路上其他人员(行人、跑者)的相关权益?企业、俱乐部该如何借助科技力量,创新骑行产品与服务,提升骑行体验?社会该如何引导更多公众参与骑行运动,推动城市向着更人性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毫无疑问,骑行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塑造了新的城市风景,更以其绿色、健康、社交的特质,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让骑行热潮引领我们迈向更加健康、环保、和谐的未来。记者|陈冰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